1935年 - 三協成的起源

創始於昭和十年
成立至今,已逾一甲子

「三協成」最初只是現任老闆(李志仁先生)的祖父(李烏金先生),帶著老闆的父親(創辦人—李水清先生)向三芝鄉的老師傅陳春發(人稱阿土師)學做泉州糕餅(俗稱漢餅)。等到學成之後,李水清先生便領著二弟、三弟落腳淡水開始創業的艱辛路程。

餅舖取名「三協成」的意義就是希望兄弟三人能同心協力經營而有所成。

創辦人—李水清先生
二弟—李水海先生
三弟—李秋煌先生
創辦人—李水清先生
二弟—李水海先生
三弟—李秋煌先生
1935年 - 市街更正(寄賣時代)

打響「三協成」的名聲

創店初期,店裡的生意並不理想,身為大嫂的李鄭妙首女士因此不得不設法改善營運狀況。二十年代,台灣鄉下正流行「寄藥包」的銷售方式,以彌補醫療體系的不足,保存期限一個月以上的各式糕點剛好派上用場。

首先由人高馬大的老三,用擔廂挑到淡水山上南勢埔北新庄一帶的店仔頭(小雜貨店)寄賣,然後定期去舖貨收款。果然深受好評,從此打響「三協成」的名聲。
昭和十年(西元1935年)日本政府市街更正,完成淡水老街規劃,拍成風景明信片,同年三協成餅舖開店
1955年 - 喜餅市場的開拓(龍鳳喜餅)

改進傳統水晶餅
改良後的冬瓜肉餅一炮而紅

古早淡水人有一句名諺「娶某不娶八里坌」,這句話提醒年輕人,八里人嫁女兒的風俗是要送喜餅給全村村民的,所以娶他們的女兒要自量其力;而李水清先生就從這句諺語中看到廣大的喜餅市場。

為了攻佔喜餅市場,李水清先生首先透過前台大婦產科主任-歐陽培銓先生,認識了英國領事館的主廚-涂彩和先生,然後向他學做英國水果派(派皮較鬆脆)以為改進傳統水晶餅外皮軟趴趴的缺點。

而其女婿-林銅洲先生也因為在英國領事館任職商務秘書,從而進口英國老牌子Bush Boake Allen香料,以為改進水晶餅內餡的香味(當時台灣還沒有奶粉、奶精等原料)自此中西合併,改良後的冬瓜肉餅一炮而紅,成為「三協成」維持七十年不墜的招牌餅。
英國領事Mr Duffy和林銅洲先生
1997年 - 觀光時代(捷運通車)

三協成糕餅博物館成立

自從捷運通車後,交通的便利帶來龐大的商機。三協成餅舖當然也欣喜這樣的變化,但在受惠的同時,「三協成」的當家-李志仁先生卻不得不憂心,因為大量的觀光客湧進咱們的淡水小鎮,地方上雖然日漸繁榮,但禍福相依,淡水小鎮獨有的迷你文化卻似乎逐漸在失落中。

另外,淡水以其著名的景觀及歷史古蹟吸引人潮前往,不過在地方沒有妥善規劃的情況下,誰也沒把握這商機能維持多久?所以,西元2000年,李志仁先生又成立「三協成糕餅博物館」,定期舉辦油畫、雕塑、佛朗明哥…等展覽。讓餅店不只是餅店,同時成為推廣傳統文化的博物館。
三協成餅舖展出(紅樹林生態照片)
2000年 - 創立糕餅博物館

糕餅博物館成立動機

西元1999~2000年,正值淡水老街的重整階段,糕餅博物館館長,也就是三協成餅舖的老闆--李志仁先生,有了籌建糕餅博物館的想法。

李先生熱心的解釋到說:「早期我們的工廠已經設立在這裡,每天製作糕餅的模具用完後,清洗乾淨,就放在門口晾乾,等到下午或隔天早晨再使用。偶爾我發現有人會來拍攝這些模具,好奇地問東問西,詢問模具、糕餅的由來及典故,後來越來越多人來問,於是有了構想,希望找個地方擺放這些模具,並且放一些介紹的資料,供大家所取參考,這就是成立糕餅博物館的動機。」李先生熱心的解釋著。

李館長將博物館分為三部分整建:門口走廊、中間玄關與地下一樓。整個糕餅博物館是由留法設計師-徐光先生規劃,再搭配李館長想表現的概念所建造,一進門的走廊處,擺滿各式各樣的糕餅,不但有清楚的名稱介紹,並貼心的切成小塊,供大家試吃品嚐。
三協成博物館內展出各式古老製模餅具

來自法國藝術理念-糕餅實驗迷你劇場

希望博物館裡有一個和觀眾討論、互動的空間,但又不影響參觀動線,所以就將玄關設計成小劇場,配合強上的大螢幕,播放著館內提供的影片,讓大家對淡水有更近一步的認識了解。沿著樓梯下樓,地下室擺放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立體糕餅模具,讓觀眾在閱讀平面資料的同時,能有實際的物品搭配參照。糕餅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是將風俗習慣的典故、伴隨祭祀用品、以及製作祭品的模具,三者之間的關係介紹給大家。